
在产业变革加速的当下炒股配资官方,上海高校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,微专业应运而生。本科生在学习本专业同时,再辅修一门“小而精”的微专业,这一做法成为了上海高校教育改革的新亮点。从集成电路到人工智能,从低空经济到碳管理,上海高校如雨后春笋般推出了一批全新的微专业。第一财经记者实地探访发现,华东师范大学自2022年启动微专业项目以来,已累计开设32个微专业,覆盖人工智能、集成电路、空间治理、数字贸易等多个领域。微专业以学术支撑交叉潜力、产业锚定就业出口的“双轨赋能”模式,不仅使升学群体在交叉学科领域脱颖而出,还让就业群体有效破解专业错配困境。更现场、更财经,一探究竟!
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,请点击这里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,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。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,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,包括转载、摘编、复制或建立镜像。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。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:banquan@yicai.com 文章作者
邹婷

赖婧

张毅
一探 相关视频
01'45'' 瞄准AI+新赛道 上海高校微专业应运而生 194 昨天 22:03
02'09'' 又传利好 机器人赛道迎来重磅地方政策 六大领域应用赋能 23 08-12 13:12
00'24'' 现在的人工智能尚未具备人类的理解能力 0 08-01 15:37
15'21'' 张宇鸣:揭榜挂帅机制推动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创新发展 38 07-31 17:27
00'32'' 张亚勤:即使遇到国际上打压 中国人工智能行业也不怕 26 07-29 18:21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
嘉正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